“要是你半个月前来,那采摘辣椒的场面可热闹喽!”初冬,在安龙县海子镇古里社区名为“佐舍坪子”的40亩连片辣椒梯地里,约一米来高的一株株辣椒枝叶丛中,零星挂着一根根红的、绿的小辣椒。一聊起小辣椒采摘的“丰”景,这家“家庭农场”经营业主肖付仕意犹未尽地说:“今年雨水好,辣椒长得好,前些日子卖了8万多公斤,鲜椒收入50多万元,大概还有价值1万多元的辣椒在地里。”
在古里社区,肖付仕率先开启“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凭借种植小辣椒成就“致富梦”,成了当地乡亲增收致富的榜样。“我们社区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5℃,土质、气候和生态环境适宜发展辣椒产业,而且辣椒生长期偏长、品质好,深受客商欢迎。”对于发展辣椒种植,肖付仕信心满满。
2019年底,入驻安龙县的贵州遵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800万余元,选择在龙山镇老场坝社区创办60亩朝天椒集中育苗基地,并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经济能人+家庭农场”的组织方式,带动乡亲发展辣椒产业。2020年谷雨时节,这家公司总经理苟朝勇将辣椒苗运到古里社区推销时,尽管把种植辣椒的好处说尽,却没人“领情”。那时,古里社区党支部书记肖清玉、居委会主任肖益等6名干部一“合计”,每人出资5000元合股作本钱,从苟朝勇手里购来辣椒苗,大胆流转36亩土地创办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历经一番精心管护,实现亩产2000多公斤,他们每人“分红”2万多元,成为当地乡亲的“热门”增收话题。
“社区干部种辣椒能赚钱,我也要跟着种!”平时爱琢磨增收路子、有着强烈增收意愿的村民肖付仕,决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并得到社区两委干部的技术指导和协调流转土地支持,从5亩种植规模起步,逐年扩大规模,今年发展到40亩,一家人日子过得像小辣椒一样红红火火,同时还带动30多名乡亲务工收入4万多元。
在社区两委干部及肖付仕等经济能人的示范带动下,乡亲种辣椒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辣椒种植规模逐年递增。王巾忠35亩、肖付林20亩、汤大富20亩……全社区300余户人家今年累计种植辣椒2800亩,品种以“东凯椒中玉”为主,成为海子镇的辣椒“网红村”。
据了解,今年镇辖区内10个村(社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经济能人+家庭农场”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协调土地流转以及在公司、合作社、经济能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经济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共发展“东凯椒中玉”“小米辣”“艳红辣”等品种的辣椒8000亩,鲜椒产量约1.6万吨,产值约5000万元,同时带动1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而令人惊喜的是,今年9月通过招商引资从云南省引进一家企业,投入项目资金600万元,在海子社区建设占地2.5亩的安龙县首家辣椒精深加工企业,预计明年鲜椒采收时投入使用,可为该县及周边县(市)发展辣椒产业新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销路,让辣椒“身价”倍增,有效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近年来,安龙县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方式,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经济能人到农村发展辣椒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经济能人+家庭农场”的组织方式,实行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一体化发展方式,带动乡亲参与发展辣椒产业增收或务工增收。今年,得益于贵州满天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俊江高科农业有限公司牵引,贵州省黔西南祥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安龙县三岔锦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领路,180名经济能人示范带动,全县辣椒产业发展到2.1万亩,4000余名乡亲通过进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务工或者通过土地流转,或参加发展辣椒产业等方式实现增收。其中,180名经济能人凭借经营40亩辣椒以上模式的“家庭农场”成就“致富梦”,今年户均收入50万元以上。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