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但在开阳县高寨乡谷丰村租用的辣椒烘干车间,却是一番火热的场景。党员群众一起分拣装袋、搬运装车,齐心协力将辣椒运出去。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车干辣椒,重2500公斤,价值4万多元,启程运往云南。”看着渐行渐远的货车,谷丰村驻村第一书记蒲明学介绍。
谷丰村驻村干部指导群众分拣辣椒。
蒲明学说,帮助发展农村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驻村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为此,2023年7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作为、提前谋划,先后前往白云区、息烽县的重要产业示范基地进行考察,努力推动产业落地。
整装待运的高辣素辣椒。
2023年10月,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作用,邀请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主任邓兰生教授和曾永生博士团队到谷丰村考察,对当地气候环境和土壤进行取样检测。结合村里前期种植的作物情况和市场调研情况,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村里最终选择经济价值高、市场行情好的高辣素辣椒。
“高辣素辣椒辣度极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等领域。我们经过对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化验检测,以及查验当地海拔、气候环境等相关数据,发现谷丰村是适宜种植高辣素辣椒的。”曾永生说。
技术团队对土壤进行取样检测。
2023年12月,在蒲明学的牵线搭桥下,谷丰村产业合作正式签约,本着市场化、科学化、产业化原则,由邓兰生教授和曾永生团队负责提供技术支撑,以及指导水溶肥、水肥一体化系统、农药科学使用等。同时,采用“订单农业”模式,由广州瑞源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销售,解决销售问题。
“我们串寨入户走访,大力宣传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讲解高辣素辣椒的经济价值,帮助老百姓算好经济账、增收账,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发展壮大产业。”谷丰村党总支副书记冯光耀说。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宣传下,2024年4月,长期在外的党员冯宇响应号召,决定回乡发展产业,以“吃螃蟹”精神带头种植600亩高辣素辣椒,并带动其他几名种植大户发展200亩,助力产业规模化发展。
“今年天气不好,辣椒先后遭遇涝和旱,村里的党员干部帮了大忙。”冯宇回忆,辣椒苗刚移栽不久,谷丰村就遭遇了涝灾。每天一大早,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就来到田间,帮助排涝。
在之后遭遇的干旱天气中,科学使用的测土配方肥、水肥一体化系统起了很大作用,在实现辣椒的精准施肥的同时帮助作物抗旱保水。植保关键时期,技术团队还到村驻点,深入田间地头讲解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指导农户做好管护工作,为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种植、保障产业丰收打好基础。
谷丰村党员带头种植的高辣素辣椒种植基地。
辣椒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从今年4月到11月,在起垄、覆膜、移栽、施肥、除草、防倒伏、采摘环节,带动120余名群众务工增加收入,务工工资89万元。另一方面,今年由于天气原因,西南地区辣椒总体产量下降,导致辣椒整体价格上涨,谷丰村的高辣素辣椒也因此收获了好价格。
谷丰村汪家冲组村民杨忠菊长期在基地务工。辣椒基地离她家很近,走路只要十来分钟,今年她的务工收入增加了1万余元。“就近务工不仅方便照顾家里,还学到了种植技术。高辣素辣椒比传统辣椒难种得多,老师们精心指导,我们边学边做,收获满满,以后我都可以当半个老师了。”杨忠菊笑着说。
群众在高辣素辣椒种植基地务工。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冯光耀介绍,党群一心凝聚了发展合力,不仅仅是高辣素辣椒,今年谷丰村还探索种植富硒小红蒜100亩、优质土豆50亩,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带动农户种植烤烟300亩,种植黄豆、小黄姜、苦蒜、花生等300亩,促进群众增收。
“2025年,我们将继续通过党建引领,以‘党员干部带头干、鼓励群众跟着干’的方式,在总结今年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产量品种,通过科学化种植、精益化管理,带动更多群众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蒲明学说。